三摩地禮拜

 

【法義與觀行】

【身】業禮拜。【語】業念持。【意】業諦觀

 寶竺林精舍

 

四十二妙寶空華水月。三摩地禮拜如幻三昧。蓮華妙淨圓覺然顯

三摩地禮拜,僅是千手觀音具百千萬三摩地之一二而已,但以禮拜併行思惟覺意觀照,所緣攝心調服妄想雜念,如能如實禮拜必具功德,無形中自然會與千手觀音緣起法性相應,讓禮拜者身心輕安,諸事吉祥,身語意業悉清淨,當成菩提道。

 

三摩地(Samādhi)即三昧,亦名三摩提,是等持,亦云正受、正定,所謂專思寂想,志一神清,正心行處,能在〔定〕中,審正觀察法界一處,心一境性,平等思惟,是無為相應如實而知的【真智之境】。

 

此法界湛然常不動,寂滅等虛空,一切諸法與法界平等無別,亦如《大乘起信論》所云:『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此法界即是一真法界〔真如〕,亦是一實境界〔實際〕,亦是性寂不動〔如來藏〕,亦是不可思議境界〔菩提〕,亦是不生不減〔般若〕。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云:『諸菩薩禪定心調,清淨智慧方便力故,能生種種諸三昧。何等為三昧?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師對於『善心一處住不動』解釋如下:

 

《摩訶止觀》云:『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法界是一處,正觀能住不動,四行為緣,觀心藉緣調直,故稱三昧也』。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所說,謂四種三昧遍攝眾行:-

 

一常坐三昧。

二常行三昧。

三半行半坐三昧。

四非行非坐三昧。

 

今將此四種三昧依據經藏所述,摘錄略說如下以供修學者參考:

 

一【常坐三昧】:

 

亦名一行三昧,唯專念法界故也,獨自空閑,結跏趺坐,專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是止,一念是觀。九十日為一期。修無我想。端坐專念。不雜思惟。經云,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二【常行三昧】:

 

亦名佛立三昧,亦以九十日為一期,僅可站立行走不停不息,應處空閑,日夜經行,不可坐臥,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捨諸亂意,繫心專念一佛,專稱名字,又叫〔般舟三昧〕

 

三【半行半坐三昧】:

 

亦名法華三昧或方等三昧,出法華方等二經,法華三七日為一期,方等不限時節,多人同修,包含十種行法,一嚴淨道場。二淨身。三三業供養。四請佛。五禮佛。六六根懺悔。七遶旋。八誦經。九坐禪。十證相。是名〔法華三昧〕

 

四【非行非坐三昧】:

 

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 ,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意起即觀,於靜處五體投地禮拜觀音、釋尊、四佛〔阿閦、寶生、阿彌陀、不空成就〕四處加持,至心運想,經云,眼與色相應云何攝住,乃至意與攀緣相應,云何攝住者,摩訶止觀所說,如心住,如即空也,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是如空之異名耳,觀色既爾,受、想、行、識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勤須修習使得〔相應〕。是名〔覺意三昧〕。

 

三摩地禮拜是以禮拜併行思惟觀想方式,漸次修習之行法,現觀妙行,並無時間與地點之限制,意起即修,是一般修行者易於入三昧的方便法,三摩地禮拜是依止摩訶止觀亦即上述〔非行非坐三昧〕亦名〔覺意三昧〕之行法,其法儀過程包含禮拜千手觀音、懺悔自心、供養〔身器與法之供養〕、諦觀〔四十二手眼功德〕、持念〔大悲心陀羅尼、心咒或名號〕、發願〔淨菩提心、轉法輪〕等,其禮拜、繫緣是動靜相繼,體相一如,如上述摩訶止觀所云,觀色既爾,受、想、行、識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勤須修習使得〔相應〕。所謂如實之際即〔法界〕,勤須修習使得與〔法界〕如如相應,亦即《入法界體性經》文殊師利菩薩所云〔思惟證義〕

 

千手眼大悲心呪行法: (大正藏經第46No.1950) (摘錄)

 

此大陀羅尼〔大悲呪〕。智者所立行儀。總有四種。何等為四:

 

一曰常坐。即文殊問經一行三昧也。

二曰常行。即般舟經佛立三昧也。

三曰半行半坐。即方等法華二經。

四曰非行非坐。即有依諸經行法。

 

 

恭敬禮拜。懺悔自心。發願菩提

 

大悲甘露。本願加持。遠離妄執

 

能蒙福祐。離諸難。淨除業障

 

三摩地禮拜之行法與《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所云,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三摩地門中之【運載三摩地】、【有相三摩地】、【無相三摩地】、【佛頂輪三摩地】等四種三摩地法門,皆是理事融通一致的。

 

請參考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今再將此四種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三摩地法門,依據經藏略說如下以供修學者進一步參考:

 

【運載三摩地】:

 

運載有情,超生死海,名為乘。勤修習者,以自運他,自度度人,運度眾生,離諸垢染,度人者先度己,如實知自心,清淨菩提心,如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

 

法界無有塵染,無能壞者,無能染者,無壞無染無壞染故,當知趣於〔一切智智〕,即體悟我、千手觀音、一切有情、法界皆悉一如相平等,方能運載一切眾生﹔其所運載,無始無際,故名廣智,所以然者,虛空無邊故,眾生無數量,三世無際,法界相應故。

 

此虛空大身   大地以為座


境界及有情   皆從是身出


入諸因緣法   體性空寂靜


無生亦無滅   真如見實際


 
【有相三摩地】、【無相三摩地】
:

 

【有相】諦觀四十二妙寶義理蓮華妙淨觀得法實性。

【無相】引周遍法界量同虛空平等無別法界自性體。

 

以無相之相。而現於有相之相以無相之理現於有相之中。皆能摧碾惑業苦故。化度眾生之相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摘錄)

 

爾時世尊言『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摘錄)

 

爾時世尊言『彼無相故而現大身具十一面。而百千眼圓滿廣大。得相應地湛然寂靜 。…無見無聞彼無自性…皆具不可思議不能了知彼觀自在之所變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變現種種救度無數百千萬俱胝那庾多有情。令得往生極樂世界。見無量壽如來。得聞法要皆令當得成菩提道』。

 

《大方廣圓覺經》世尊偈言: (摘錄)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以幻修幻。不入斷滅。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佛頂輪三摩地】:

 

現觀妙行以啟發原本具足自性輪與法界體性相應,互映覺知,大佛頂性諸法實相,佛頂輪其輪漸大廣無中邊,相色俱無寂然法界,本自性空與眾生本然自性輪圓融相應,清淨平等無有差別。

 

首楞嚴經經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用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耳。

 

佛頂相,無能見,非所見,智不能知,性淨明體,也是我們本自具足之來藏清淨真心。

 

三摩地禮拜

 

行者合掌虛心禮一切。諸佛菩薩及金剛護法
現觀妙行三摩地禮拜。五輪著地頂禮觀自在
我從過去三業一切罪。流轉生死盡心而懺悔
願垂加持一切悉清淨。雙膝跪已起身虛心住
蓮華合掌禮拜大聖尊。四處印心及額喉與頂
阿閦如來加持光藍色。於周法界證大圓鏡智
寶生如來加持光黃色。於諸眾生證平等性智
阿彌陀佛加持光紅色。諸解脫法證妙觀察智
不空成就如來光綠色。於諸雜染證成所作智
四佛加持已至頂分羽。左持日摩尼右月摩尼
諦觀十一面尊冠莊嚴。九面皆戴寶智冠在上

 

 

金剛手及頂嚴阿彌陀。二羽左右漸下散一一

諦觀四十二妙寶義理。千手眼無量光垂輕蓋

互映諸妙像如韻鈴鐸。二羽蓮華掌中摩尼寶

五色光間錯殊勝照耀。那囉謹墀明三昧耶

降伏諸魔障轉妙法輪。紇唎種子普安心月輪

放大光明遍照虛空界。莊嚴法相為金色立於

金剛寶蓮威德自性成。引周遍法界量同虛空

蓮華妙淨觀得法實性。平等無別法界自性體

悲智雙運本願加持故。廣大圓滿無礙濟有情

 

 

  大悲心陀羅尼

 

心咒

 

 

() 嚩日囉(二合) 達磨 紇哩(二合入引)

 

歸命頂禮、大聖尊、法無上、蓮華妙淨(金剛法)

 

 

四十二妙寶。空華水月。如幻三昧

 

三摩地禮拜。蓮華妙淨。圓覺然顯

 

僅供參考與練習 >諦觀四十二手眼

 

如實知自心,如實勤精進,在三摩地禮拜【覺意三昧】行法修行過程中,如實諸法皆會然然顯現,修行者本身自然而然漸漸積聚【智德資糧】而趨向菩提大道。

 

身業禮拜。語業念持。意業諦觀。三業清淨。心生喜悅。安住最勝。真實不虛。

 蓮華妙淨法供養寶竺林精舍合十

      寶竺林精舍的頻道→  YouTube     

Top